路由中包含以下信息:
- 目的网络(10.1.1.0)
- 子网掩码(255.255.255.0)
- 出接口(GE0/0/XX)
- 下一条地址(1.1.1.2)
作用 | 命令 |
---|---|
查看路由表 | display ip routing-table |
查看三层接口摘要信息 | display ip interface brief |
动态路由分类
1. 按照工作区域分类
1.1 IGP 内部网关协议 :RIP OSPF IS-IS
1.2 EGP 外部网关协议 BGP
2. 按照工作机制分类
2.1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:RIP (思科还有一个EIGRP)
2.2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: OSPF IS-IS
路由表中字段的含义
表头 | 表头 |
---|---|
Destination/Mask | 路由的目的地址与网络掩码 |
Proto | 路由的协议类型例如:(直连、静态、动态) |
Pre | 路由优先级,数值最小优先级越高 |
Const | 路由开销,开销最小的是最优路由 |
NextHop | 表示对于本路由器而言,到达路由指向的目的网络的下一地址。表明了数据转发的下一个设备 |
Interface | 表示路由的出接口。表示数据从本路由的哪个接口转发出去 |
OSPF度量值
OSPF使用Cost开销作为路由的度量值。默认接口Cost=100Mbit/S ÷ 接口宽带。 假设接口宽带为100M那么cost=1,假设接口宽带1000M那么计算虽然是0.1但是还是会是1。接口宽带超过100M啊那么这个算法就失效了一直为1了,这是历史遗留问题。所以一般都会手动指定Cost值。 bandwidth-reference 数值(1-2147483648)
OSPF协议报文类型
Hello:周期性的发送为了发现和维护OSPF邻居的关系
Database Description:描述本地LSDB的摘要信息,用于两台设备进行数据库的同步
Link State Request:用于对方请求所需要的LSA。设备只有在ospf邻居双方成功交换DD报文后才会向对方发出LSR报文
Link State Update 用于向对放发送所需要的LSA
Link State ACK 用来收到的LSA进行确认
DR与BDR
OSPF简单一试
ospf 1
area 0
network 10.1.67.6 0.0.0.0
display ospf peer brief 查看ospf的路由表
OSPF进阶
经过拓扑信息进行计算和传递的方式
链路状态路由协议
1.SPF算法(最短路径开销算法):SPF算法将每个路由器视为根(ROOT),计算到其他路由器(所有节点)的最短距离。
OSPF原理
1、生成LSA:通过链路生成LSA(里面包含了路由器接口的链路状态)
2、邻居的建立(HELLO)后泛洪LSA
3、生成LSDB
4、每条路由器基于LSDB使用SPF算法进行计算。每条路由器都计算出一颗以自己为根的、无环的、拥有最短路径的树。(就是自己到所有网段的最优传输方式)
5、然后路由器就知道了到达所有网段的优选路径
6、刷新OSPF路由重新生成OSPF路由
OSPF原理过程
1.OSPF路由器生成Router-id
2.建立邻居过除:1.直连设备相互发送HELLO报文,对方收到hello报文后查看,自己Hello报文里面的邻居表里面有没有对方发送的Router-id,如果没有就放进邻居表里面,加入到邻居表后再将Hello报文重新发送给对方,对方一看收到的hello报文有自己的router-id信息,这样双方的邻居表里面就有对方的router-id信息了
2024-05-22T10:57:15.png
2.建立DR和BDR:
谁先启动谁最优(只有我一台设备没有跟我对比的),DR\BDR终身制的一旦选则上是不会被抢占的,除非我这台设备挂了关机了才会让出DR或者BDR,一起启动就对比优先级(优先级为0不参与选举),优先级相同就对比router-id。
为什么要有DR:减少邻接关系数量、减少LSA的泛洪,DR负责统一收集LSDB BDR是DR的备份负责DR的稳定性,DR挂了BDR补上
- 发送DD报文 路由器邻居状态变为ExStart过后,便向邻居发送DD报文,这个状态下的DD报文不包含链路状态描述,选举完主从会进入Exchang状态,然后就会持续交互链路状态报文一直到LOding状态
4.发送LAS LSU LSACK 报文
5.然后就有全部的设备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了LSDB,通过SPF算法找到最短路径然后ospf路由表里就有所有的设备路由了,找寻每个设备最优路由放在ip routing-table 路由表里,路由表里进行选优转发放在FIB表里面,有请求报文就通过FIB转发出去
LAS报文
概述:链路状态信息,多个LSA放在LSDB里面就形成了链路状态信息数据库
LSA分为两大类型:头部和载荷
LSU传输的时候可以带着多种不同的LSA报文,各种类型的LSA都是相同的报文头部
LSA类型:
LA Age到1800会老化,设置3600秒是不会传递的
LSA传播范围:
- 1类LSA,描述自身的LSA,传播本区域
- 2类LSA,DR产生,传播范围本区域
- 3类LSA,ABR产生,范围OSPF的所有区域
- 4类LSA,ABR产生,作用:域内的设备ASBR的位置在哪里,范围OSPF所有区域
- 5类LSA,引入的外部路由,由5类的形式传入OSPF区域里面。范围OSPF所有区域 产生:ASBR(边界路由器)产生。
配置特殊区域可以屏蔽3-5类的LAS